传媒前沿观察讲座:优秀校友的经验分享会

发布时间:2019-10-27

10月24日晚,南校区教学楼C201灯火通明,不时传出阵阵欢笑与掌声,传媒前沿观察讲座优秀校友专场正在此举行,我学院2007届毕业生罗频洋和2015届毕业生黄嘉悦回到母校,向师弟师妹们分析自己的从业经验。

罗频洋:短视频风口下的电视人观察

白衬衫,透明边眼镜,一丝不苟的三七背头,广东广播电视台《今日关注》主编罗频洋手倚讲台,声音舒缓,围绕“短视频”的创作思维开讲。讲座主要由罗频洋的媒体经历与个人思考组成。

抓住机会,是讲座开头的高频词。罗频洋受学院师兄推荐,在大二暑假于《新快报》摄影部实习,第一次外出任务不幸“挂彩”,但第二天他依然坚持继续工作,于是被摄影部的前辈记住,并委以重任。大三时在《南方人物周刊》《今日关注》实习,大四毕业后顺利签约广东台。罗频洋结合这段经历嘱咐本科生:“要打好基础,练好十八般武艺:你想当出镜记者,就要想办法提升自己的形象和气质;你想当摄影师,摄影器材你要熟练;时下流行水下拍摄,考了潜水证的人就会比其他人更有优势。“

在传统的电视媒体,除了基础的采写编评摄录等记者素养以外,“会讲故事是重要的”。罗频洋当场展示出几条电视新闻报道,“电焊工每日归家冷敷眼睛”“景区前有人恶性诱导游客合照,记者抽丝剥茧揭露真相”,富有戏剧效果且有细节有包袱的故事,才是观众爱看的。

罗频洋校友讲座现场

数字时代到来,新媒体争相前来与传统媒体分一杯羹,罗频洋在传统电视媒体工作多年,认识到培养“互联网思维”的急迫性,他坦言:“在座的所有人都可能是我的老师。”被互联网伴随着长大的同学们,是“抖音”“快手”“b站”等视频社交软件的资深用户。新媒体强调网感,每个人都在传播内容,善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传播,如何把内容推广出去是媒体人应有的思维力。

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转型,是每一个媒体从业者都需深思的问题,而罗频洋一直在反思。一周前,就“国庆出游”这一老生常谈的主题,罗频洋带领他的团队,做了一条rap版的“国庆出游小贴士”视频,在电视载体上播出。当天讲座的大屏幕上,同学们看到,镜头前的罗记者边唱边演,轻松有律动的唱词,诙谐又有用的建议,引发台下笑声连连。

数字时代,5G和VR等技术飞速发展,传播的载体似乎永远在变,但“内容为王”却是不变的原则。在新媒体来临之时,短视频才是主流。“短视频的制作模仿能力很强,方便试错,内容垂直,用户粘性大。”罗频洋说,“做短视频不仅要有好创意,好团队,还要坚守底线,注重公众利益。”

罗频洋在结尾引用了今日头条的口号,从“你关心的,才是头条”改成“信息创造价值”,他说:“信息本身有它的价值,如何获取信息能创造你个人的价值,如何整合和传播信息能创造新的价值。”


黄嘉悦:在跨界中成长

一头短发干练利落,语调自信上扬,就职于香港标普全球市场财智的黄嘉悦带来了主题为“财经与新闻,在跨界中成长”的分享会。游走于新闻和财经之间的她向听众分享了财经新闻的写作内容,以及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财经记者。

讲座伊始,黄嘉悦结合自身经历讲述学习新闻的原因,“我更多的把它当作一项技能来学习。”她指出学新闻和做新闻带给她的是追求信息准确性的精神,做出有深度选题的能力,以及熟悉信息传达的方式。PPT上列出的清晰简洁的要点,结合她直观生动的表达,使在场观众受益匪浅。

黄嘉悦校友讲座现场

那么,财经新闻究竟写什么呢?黄嘉悦把经济比成游戏,而政策就是游戏规则。“我们记者要做的就是帮助解读新的政策,分析为什么推行,经济参与者如何应对,以及推行一段时间后成效如何。”同时,她强调对于财经新闻这类专业性较高的新闻,记者要通过比喻,图表等方式增强报道的可读性。

对于如何成为优秀财经记者这个问题,黄嘉悦指出要积累自己的信源,跟信源保持长期沟通,不断更新自己的联络名单。“要随时做好准备,因为你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遇到合适的采访对象。”同时,她指出在新闻更新速度快,信息爆炸的时代下,如何在别人的文章找到新的角度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讲座步入尾声,她用自己在微信公众号中写的一段话回应了开头提出的问题:学新闻和做新闻教会我的。她说到:“那些作为媒体人的日子,会让我更加敏锐地洞察周遭的一切,让我一直保持一个对这个世界地好奇心。那种流淌在血液里的好奇,也会驱使着我用一副热心肠去共情,带一颗冷头脑去思考。”


实习记者:刘远宁 刘晓璇 安子然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