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聘研究员邓琼三临广外 讲授“如何写好人物报道”

发布时间:2014-07-01

12月12日上午,我院聘请羊城晚报记者邓琼为我院特聘研究员,院长郭光华为邓琼颁发聘书。随后,邓琼就“如何写好人物报道”这一主题,为12级新闻系的学生授课。

详述本周大事件细析四媒体表现
讲座刚开始,邓琼向在场同学抛出了一个问题:这个星期广州城里发生了什么事?现场同学很快反应过来——红线女逝世。邓琼认为,“红线女逝世”这一突发大事,十分考验记者们的突发反应能力,“当你作为一个记者,突然接到老人家去世了这个消息,大家都知道要大做关于这个人物的报道,可是我们要做些什么,怎么去采访,从哪些角度记者可以最快产生效果,拿到独家呢”。

就这一问题,邓琼对羊城晚报,广州日报,新快报以及南方都市报四家媒体的反应进行比较分析。作为羊城晚报的资深文化记者,邓琼充分利用了自己的文化资源,灵活应变,并在第一时间拿到了红线女儿子马鼎盛的独家。邓琼指出,广州日报不仅对红线女逝世进行了追思,更跳出悲痛谈到了红线女与粤剧推广的密切联系,达到了精神实质的纵深,值得学习。新快报与南方都市报的反应速度则得到了邓琼的赞扬,两者都从市民化平民化的细节角度对此事进行报道,而南方都市报编辑,标题的提炼能力也在此次事件中凸显出来,因此,人物报道中编辑的提炼也很重要。

最后,邓琼对四家媒体的反应进行总结概括,并告诉同学们,“我们现在坐在这儿,觉得这篇文章没细节,那篇文章没感情,其实都有可能是苛求,你要问一问你自己,当你置身那种瞬息万变的现场时,你会不会没有章法,你该从哪里着手。”

报道前需做足准备写人物就是写个性
邓琼坦言自己很喜欢做人物报道,她认为,一个记者在短的时间里了解被采访者,再转介给读者,这个过程是充满乐趣的,但是乐趣的享受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在做人物报道之前,一定要不厌其烦地做足准备。结合自己多次采访的经验,她强调,“要经过自己的思考,这个名人最近做了什么事情,你到底为什么要采访他,要结合这些问题来形成自己的采访提纲。不管怎么样,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是一切人物报道成功的前提。”

在讲座上,邓琼跟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做人物报道的若干点心得。“我们为什么要写这个人,之所以写这个人,就是因为他身上的某种个性吸引到了我,值得告诉大家”,邓琼首先提出了“写人物就是写个性”,并用自己采访漫画家蔡志忠的经历阐述了“在采访中哪些写出来,哪些不写,大有讲究”。在分享心得的时候,邓琼一直强调一点,要重视细节对人物的刻画,着重突出些人物的某个侧面。同时,邓琼也告诫同学们,切忌仰视被采访对象,用自己采访易中天和扎哈的例子说明记者在采访中要平视受访者。

在本次讲座现场,同学们与邓琼的互动交流表现得十分积极。课间休息时,不少同学与她交流了在采访中遇到的困难。有同学向邓琼请教“在红线女家里的灵堂前采访时,如何做到既不引起红线女家人的反感,又顺利进行采访甚至挖到猛料”,邓琼笑着解释说,这与个人的情商有关,要学会随机应变,灵活处理,“你看到一点,你就赶紧往你想知道的上面靠。但是你又要懂得自然地说出来,让人家能够接受。你特别要去观察,在顺应人情的前提下提出你的问题。”讲座结束后,许多同学向邓琼提出了自己的困惑,邓琼一一做出了解答。邓琼表示,以后有机会会继续来我院开展讲座,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在新闻采访中的心得体会。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