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vey Dzodin先生与我院师生探讨中美节目主持人及节目制作差异

文字:张靓图片:王晓阳编辑:发布时间:2015-11-20

  本网讯  11月18日,Harvey Dzodin先生到我院开展了主题为“中美节目主持人及节目制作比较研究”的讲座。他别出心裁地将中美节目主持人及节目制作的差异概括为“一种职业,两种体系(one profession/two systems)”,并与我院师生就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一书探讨了两性间的差异,用它来形容中美两国主持人之间的差异也同样适用。”讲座伊始,Harvey Dzodin先生便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就两国主持人的教育、职业路径、主持形象差异等话题与同学们展开讨论。      

    Harvey Dzodin先生首先用八个字概括了中美两国主持人之间的基本差异,即“一种职业,两种体系”。他认为,我国媒体通常代表党和人民的利益;而美国媒体所追求的则是由收视率带来的广告收入。同时他也强调,虽然美国媒体更注重经济效益,但依然践行着实现“教育、娱乐与信息告知”的职业目标。

(Harvey Dzodin先生为我院师生讲授中美节目主持人及节目制作的差异。)

    Harvey Dzodin先生指出,在主持人的教育和培训问题上,中美两国存在本质区别。在中国,不少大学已经为本科生开设了播音主持专业;而美国学生只有在研究生阶段才能学习到同类课程。他还告诉同学们,要想在美国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应广泛涉猎如政治学、艺术史等人文学科的相关课程,以此来提升自我,开拓眼界。
        

    当回忆起1988年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中国节目主持人时的感受,Harvey Dzodin先生说:“虽然他们较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主持风格生硬、缺乏个性与情感流露、对新闻报道的参与度低等问题。”相较之下,美国三大广播电视公司的节目主持人对于是否播报某条新闻具有最终决定权。             

    “老兵不死,他们只是逐渐淡出你我的视野。”Harvey Dzodin先生用麦克阿瑟将军这句经典名言道出了中国主持人职业生涯的短暂宿命。他指出,由于美国媒体追求广告效益,因此决定主持人去留的往往是节目试听率的高低而非主持人的年龄。

(在座同学向Harvey Dzodin先生提问。)

   在讲座最后的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地向Harvey Dzodin先生提问。不论是“对全民记者的看法”、“中国软实力塑造”等专业领域的问题,还是同学们所关心的“如何迅速成长为专业主持人”、“就业第一步选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等职业选择与发展的问题,Harvey Dzodin先生都一一予以解答。

(我院师生与Harvey Dzodin先生合影留念。)


        

主讲人介绍:Harvey Dzodin,曾担任美国广播公司副总裁,此前曾任联合国驻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顾问及美国前总统卡特法律顾问。先后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和伦敦经济学院。目前担任CINERGY国际文化咨询有限公司总裁,中国日报专栏作者,清华大学高级顾问以及CCTV-News频道《Dialogue》栏目特约评论员。

Baidu
sogou